翻书党人杂记:英文与中文
翻书党人杂记:英文与中文
1. 背诗词还是学英文
因为国内的一档电视节目,诗歌重回了大众视野。
然后我在微博上看到我的朋友刘远举兄的一句评论,说:背诗词不如学英语,这是个事实判断,也是功利的判断。流利的英语不愁高薪的工作。” 我同意英语与高薪之间,至少在目前是紧密相关的。我之前在《读书一直在改变你的命运》里谈及李宏彬等人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大学里,学好英语很重要,毕业之后,英语成绩好的毕业生起薪要比英语不好的毕业生起薪高出18%。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差距。
但我不同意刘兄的是前面一句,“背诗词不如学英语”。例如兰小欢就在后面跟帖说,其实背诗词更好,“普通小孩子,20分钟应该可以背会一首短诗,一年不费劲可以背个几十首,可以记住和欣赏大半辈子。学英语学个十年八年还不是哑巴聋子而且还幻觉自己其实阅读还行?”。诗歌热了一下,回了大众讨论的话题里,效果可以好可以坏。
当然诗歌在我的个人的视野里至少有两年多了。不能多说,毕竟教孩子读加上与孩子一起读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两年零三个月。我的体会是,学诗歌和学英语不是竞争关系,因为我们需要体察一下学习的过程,然后就容易察觉到刘兄做的预设与学习的实际情况是不一致的。
在“背诗歌不如学英语”这一论断的背后,隐含的假设条件是,假定学生有一个小时,这个小时里不用于学英语就用于背诗歌。这里“背诗歌”可以用来指代学其他类似的东西,但假定学这些带来的预期收益没有学英语来得高。所以非此即彼。
但这个假设可靠吗?和真实的学习经历能靠得上吗?我的答案是,差远了。真实的学习经历是这样的,高技能的学习者(学霸)的确会在一个小时里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到不同的功课上,但低技能的学习者(学渣)并不会不学英语就背诗歌或者不背诗歌就学英语,而极有可能是两者都不学,玩个游戏刷条朋友圈什么的浪费时间(谨慎一点,我还是排除那些游戏职业玩家和朋友家职业玩家,例如微商什么的)。也就是说,对于学习,比较合理的假设是学霸和学渣在时间安排上完全不同。
有了学霸设定后,就不难理解,实际上诗词背得好和英语学得好,其实是紧密相关的。因为诗词背得好,是“学霸”发出的一个信号,其背后的意思就是学习技能很强。高学习技能进而有助于学习英语。反之亦然。
所以说,如果一个学生有一个小时,在假定这一个小时可以被分配到背诗词或者学英语之前,我们需要假设的是这一个小时会被用于学习或者不用于学习。我相信后者是更根本性的假设。
对远举兄后来回应里说的“不如,即包含假设,非此即彼。况且,放在高考指挥棒中,你说对立不对立?还有,诗词与英语不是因果关系,是相关关系,谈不上有助于。”我希望上述的说明能有所澄清。
当然现在我们只能有一些猜想,说诗词背得好和英语学得好紧密相关。我也能举个例子,比“苟利岂因念两句,远举毕竟naive”。但如果有人可以接着这个话题往下做一些实证研究工作,就更好了。
追时间
当然,学英文还是另外一重好处,就是能够甄别有效的信息,相对而言,更能让人走到时间的源头去。
最近有篇《KK走红记》讲了一个在美国已经过气的所谓科技界的“思想者”凯文·凯利,在中国被当成了先知的事情。
我在《克鲁格曼对中国行的双重抱怨》一文中也提到过,实际上引进来的哪怕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也不一定对所有的事情都了如指掌。这是我当时写的:
也许克鲁格曼还不能理解的是,大部分中国人一贯认为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应该对所有的经济问题都了如指掌,并且能回答所有问题。有这样“热情的粉丝”,大概谁来都会吃不消吧。
当克鲁格曼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实际上他的主要工作基本上已经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了,并且评论相当党派化,与学者的工作相去甚远。
当然,引进英文世界的东西,在中国还是有巨大的市场,因为有一个时间差。但这个时间窗口会越来越小,得益于多年的英文教育,得益于大量国人走出国门,也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人翻墙而过,开始找到了思想的源头。所以这里我推荐一本书,叫做《追时间的人》,从中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的人是怎么走到思想源头的,以及体会一下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谈翻译
还有人会说,学习英文还是成本太高了,而且耗费时间,翻译作品总还是有市场的。而且习惯了阅读中文作品,看中文的更加舒服一点。但这同样也会有很大的风险。不信,我给你举个《一本好书遇人不淑》的例子。
当然关于翻译信达雅问题,译本糟糕,的确是不忍卒读。但也的的确确是指责别人的翻译容易,自己做起来不简单。坊间已经谈过很多翻译界的问题了,报酬低,不被认为是正经的学术工作,随之而来的,也就是质量低劣的翻译作品。当然也有潜心工作的学人。我这里想特别推荐一下我的一个朋友的翻译工作。
如果你略微关注经济学界的翻译,我提请你们注意一下《实验经济学手册》,《神经经济学分析基础》,《经济学理论与认知科学》,《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经济理论》(加里·贝克尔)等书的译者。你们或许也看过《地球的主人》,《生命的未来》,以及《道德的起源》,请看一下译者。当然你如果看过《自我颠覆的倾向》和《入世哲学家》,那也许你早已关注到了。是的,译者是同一个人,贾拥民兄。在这个时代,作这些翻译,是真伟大的慈善事业。
用自己的话
如果对翻译不满意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除了逐字逐句的翻译外,另外一种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说一遍英文写的东西,包括文章和书籍。这样做的好处是立马排除了人云亦云的东西,避免了几道贩子传播中的扭曲。这并不是说英文材料里没有扭曲的东西,所以甄别原材料哪里都是靠品味的,而品味的培养,就越要追到时间的源头去才能慢慢形成。
举个例子来说,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思想,每年有人获奖之后,就会有不少介绍的文章。我一开始也是看这些二手甚至几手材料来学习的,但慢慢的我发现这些介绍的文章中有不少扭曲误解的地方。所以还不如跑到诺奖网站上,看看官方介绍,然后找几篇诺奖得主的代表作来读一下,自己的理解就会深入很多。
我下面列一下我自己之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笔记,你们就会看到后面写的比前面的要深入,主要的原因是追到源头去,并用自己的话说一遍。
1972年诺奖得主纳什:人生是场意外的博弈
1974年诺奖得主哈耶克:通往自由的货币体系
1976年诺奖得主弗里德曼:伟大的经济学家 | 弗里德曼的三板斧 | 读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
1991年诺奖得主科斯:芝城访科斯 | 因他对中国有一丝真诚的好奇 | 中式资本主义
1992年诺奖得主贝克尔:一个经济学帝国主义者 | 贝克尔已逝,理性人永存
1998年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理性与自由 | 能力不平等才是真的不平等 | 体面生活的标准 | 沉默是公正的大敌 | 拳打文明冲突,脚踢社群主义
2005年诺奖得主谢林:人以群分的博弈论
2006年诺奖得主菲尔普斯:长期通胀与就业
2007年诺奖得主赫维茨,马斯金,迈耶森:重要的激励兼容
2008年诺奖得主克鲁格曼怎么了? | 克鲁格曼对中国行的双重抱怨
2009年诺奖得主奥斯特罗姆:执其两端而用中 | 在政府和市场之间
2010年诺奖得主戴蒙德,莫腾生,皮沙瑞:找呀找呀找工作
2011年诺奖得主萨金特,习默思:检验经济运行
2012年诺奖得主夏普利,罗斯:稳定配对与市场设计
2013年诺奖得主法马,汉森,席勒:资产定价
2014年诺奖得主梯若尔:早该得诺奖的天才
2015年诺奖得主迪顿:消费为什么重要?
2016年诺奖得主哈特,霍姆斯特罗姆:合约形式多复杂,缘它变化万千样
尾记
当然了,有时候“用自己的话”搞翻译也是可以的。
奥巴马今年情人节的时候在Twitter上对米歇尔说:
Happy Valentine’s Day, @michelleobama! Almost 28 years with you, but it always feels new.
我试译如下:二十八载长相守,恋卿犹如初回眸。
有时候,甚至用“不是自己的话”搞翻译也没问题。
川普的名言“grab her by the pussy”,国内正好有基层拍马屁时弄错,弄出一句“撸起裙子加油干”,从翻译上来讲,倒也算是天作之合。
【查看我写的诺奖笔记,请点击原文】